0773-3613399
桂林市象山区相人山路18号
新闻中心 — 新闻资讯详情

桂林仙源夕阳红战“疫”先锋——隔离区老人的安康守护神

作者:广西桂林冶金疗养院     日期:2020/03/03

       在这场疫情阻击战中,桂林仙源夕阳红有一个团队一直在发光发力,持续使劲。他们以榜样的力量作指引,冲在一线做出表率,他们自带光芒冲锋陷阵,每一个"小我",都在为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贡献一份自己的"大爱"。他们,就是桂林市(夕阳红)老年人临时隔离护理区医护人员们


1.jpg

院领导慰问隔离区工作人员


有一种奉献,叫无私,有一种付出,叫忠诚,有一种行动,叫坚守。


      老年人临时隔离护理区从确定设立到开始运营,只有短短两天时间。因为时间紧任务重,前期医疗设备和防疫物资的筹备本就困难重重;老人入住后,因为隔离区工作成员是由主动请战的100多名职工中抽调的30多名医护人员组成,并未经过磨合;老人又是来自桂林市各个养老机构,身体情况复杂不一,所以隔离区工作开展的难度和强度都很大。作为隔离区的副主任,覃兵和深感责任重大,压力空前。

2.jpg

隔离区副主任覃兵和查看老人健康档案

       他每天都是第一个上班,最后一个下班。 早上到科室后,先组织医护人员总结前一天工作,再布置当天的工作,接着给每位老人查房,了解他们的身体情况。夜里,他还要梳理第二天新入住老人名单,逐个打电话了解老人身体情况,为次日接收老人做好充足准备。时常,半夜电话铃声还会响起,他又要马上处理隔离区老人的突发情况,并与家属沟通。每天高强度的工作不停歇,导致覃兵和腰椎旧伤复发,只能靠吃止疼药维持着,但是止疼药吃多了引发胃出血,覃兵和深知隔离区需要他,只休息了一天,覃兵和又回到工作岗位,白天上班,晚上打点滴。


3.jpg

覃兵和了解老人身体情况


       隔离区有一位来自红岭养老公寓的贺庆荣奶奶,近90高龄,双下肢膝关节以下水肿5年多,入住时寸步难移,覃兵和了解了老人病史后,为老人做了详细检查并对症下药,经过一个礼拜治疗,老人双膝关节以下的水肿完全消退,能下地缓行。贺奶奶高兴地伸出大拇指连连夸赞覃兵和,说他不仅服务态度好,医疗技术也高!当奶奶住满14天出院的时候,还紧紧拉着覃兵和的手说,回去以后要让家人给她转到夕阳红养老!虽然,在隔离区工作的日子很累很辛苦,但是覃兵和一想到老人的笑脸、发自肺腑的肯定,他觉得再苦再累都是值得的!


      覃兵和还主动承担隔离区接待窗口的重任。老人入住隔离区的第一步就是在接待处接受医生测量体温、询问病史、接触史,并进行体格检查并评估护理等级。为了把好这第一道关口,覃兵和详细研读各类新冠肺炎相关的文件,并总结精髓要点,就是为了在家属签署告知、承诺、协议等文书中,能够为老人和家属答疑解惑。为此,他经常讲得口干舌燥,却顾不上喝上一口水。


4.jpg

覃兵和为老人家属答疑解惑


      自进入隔离区工作以来,繁忙、疲惫是覃兵和的工作常态,他没有真正休息过一天,最少的一天睡了四个多小时,最多的一天接了一百多个电话,最少的一天走了一万多步,最多的一天接待了60多位老人和家属。他总是说,我不累,比起奋战在武汉前线的医务勇士们,我已经轻松多了。



逆向前行、随时待命、全力以赴,她们是战“疫”场上真正的“铿锵玫瑰


      “关键时刻冲得上去、危难关头豁得出来,”是桂林仙源夕阳红老年人临时隔离护理区的工作人员们抗击疫情的真实写照。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抗“疫”战中,这些家长眼中的孩子、孩子眼中的母亲、丈夫眼中的妻子成为了战场上真正的“铿锵玫瑰”。


5.jpg

刘金莲布置隔离区工作

       刘金莲是隔离区临时党支部书记,也是桂林仙源夕阳红医疗党支部书记、健疗中心主任,是一名有着17年党龄的共产党员。她主要负责隔离区的组织保障工作,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和老人的心理疏导工作。她每天第一时间将院党委下发的疫情防控文件精神及时传达给隔离区员工,帮助员工认识设立临时隔离区的重大意义,号召临时党支部党员,充分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不忘初心,克服困难,树立完成隔离区工作的信心与决心。为了让迎宾楼的服务员掌握护理老人的基本技巧,她主动联系护理部副主任针对老人翻身、如厕、上下轮椅、更换纸尿裤等项目开展培训;为了让隔离区的工作人员用镜头捕捉到老人们最好的精神面貌展示给家属,她主动联系宣传部主任开展摄影基本功培训,每天通过图文、视频,架起了老人和家属之间有效沟通的桥梁……


6.jpg

刘金莲组织隔离区工作人员培训

       除了做好隔离区的“管家婆”,刘金莲还是隔离区老人们的贴心大闺女。她常与老人交流当前可控的疫情形势,向老人进行防护宣教,为消除老人们对新冠肺炎疫情的恐慌,她主张给每个老人房间张贴体温“加油树”,树上一共14朵小花,老人每天在上面记录测体温同时,给涂上一朵小花,待14朵小花开满时,老人就完成了14天的隔离观察期,顺利的返院。在她的带动和鼓励下,住在隔离区的老人们渐渐开朗起来,各自有序的在自己的房间开展读书、读报、看电视新闻、老年广播操、悠悠球等活动。


7.jpg

刘金莲为老人整理服装


        在隔离区,工作量最大难度强度最高的还是护士小姐姐们,她们在护士长彭春梅的带领下,几乎每天都是加班加点工作。每天她们要给老人房间通风换气,并做好消毒工作为老人测量两次体温给每个老人发药、送饭……因为隔离区一共有两栋楼,她们每天照护老人,来回穿梭在两栋楼之间,上上下下风风火火,好不忙碌。虽然身体疲累,但是这个小集体,总是拧成一股绳,心总往一处想,劲总往一处使,小姐姐之间总是互相加油鼓劲,让团队凝心聚力,热情倍增,使得隔离区的工作开展有序,忙而不乱


8.jpg

护士长彭春梅为老人倒牛奶

     每天早上不到八点,护士们像提前说好了一样纷纷提前到岗,中午匆匆吃了两口饭便继续工作,一般晚上十点多才能回家。遇到有新入住的老人,她们的工作量更是加倍。因为老人大多都是卧床或者坐轮椅,所以将老人护送至病房只能采取抬的方式。隔离区因为实行封闭管理制度,非隔离区工作人员一律不得入内,所以,即便是搬运老人这样的体力活,也都是姑娘们亲自上,她们一趟趟上楼下楼,既要搬运老人又要搬运老人行李,个个忙到满头大汗,但没有一个人叫苦叫累,还笑称自己是真正的“女汉子”。 


9.jpg

为老人搬运行李

       陈玲玲就是其中一个既能吃苦耐劳又心思细腻的女孩,她观察到老人刚入住隔离区很多生活用品没有备齐,她就逐个病房巡查,看老人缺什么,问老人还需要什么,做好记录后,她就想办法帮老人备齐生活物资,让老人在隔离区感受到如同在家一般的温暖。

10.jpg

护士陈玲玲给鼻饲老人喂水


       今年刚满24岁的护士张素楠,虽然年纪轻轻,却有着很高的政治觉悟和责任担当。疫情期间,她一度发烧到37.6,担心发热影响到工作,危及在住老人身体健康,她两次去南溪山医院检查身体,主动接受排查,确认不是新冠肺炎并且体温恢复正常后,张素楠主动请缨到临时隔离护理区工作。第一天上班,张素楠就忙到晚上9点才下班,11点接到科室同事电话,二话不说她又从家里赶来隔离区帮忙,一直忙到第二天8点才回家休息。她说,“我只想为自己的职业做一次有意义的事,不让我的人生留下遗憾!”


11.jpg

护士张素楠为老人分药

      为了保证隔离区老人的营养均衡,营养科黄观凤也主动请战到隔离区工作,她发挥自己特长,给老人制定抗“疫”食谱,并主动分担护理员的工作,给老人喂饭。此外,她还做起了老人们的心理咨询师,给老人们加油打气,缓解老人的焦虑情绪,做到“经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


12.jpg

营养师黄观凤与老人谈心

       隔离区里,还有许许多多像她们这样义无反顾坚守在工作岗位,无私奉献守护老人的生动缩影。是他们为老人构筑起了疫情的保护网,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斗争中经受了考验、践行了承诺,用实实在在的行动让党旗在防控疫情斗争第一线高高飘扬!


13.jpg


14.jpg

护士冯丽娟为老人测量血压


       截至目前,隔离区共收治临时隔离观察老人80多位,并陆续送走几批解除隔离观察的老人,实现了隔离区“零感染”、“零传播”。但是他们绝不会松懈,坚决做到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坚决打赢打胜疫情防控阻击战,在防控疫情斗争一线彰显白衣天使的责任与担当,继续做好隔离区老人安康守护神



联系我们